环境特性
生物是一种值得信赖的、环境友好的燃料。
由于生物中含量较少 ,燃烧之后减少了 SOX
的排放量 ,很有利的控制了酸雨的形成 ;生物不
含芳香族化合物 , PAH污染也大大降低 ;生物
以一种间接方式 ,通过 CO2 和氧的循环 ,可以减少
地球的温室效应 ;生物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在
普通环境中 , 21 d内生物可降解性高达 92%左右
(OECD测试 CEC L2332T282) ,说明降解性较好。相
信通过推广普及生物替代燃料 ,可以很好的控
制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历史
我国脂肪酸工业经历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由于原油价格不断高涨,寻求替代品的努力不断被实践。我国存在大量可再生资源,比如油脂,这些油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其中包括以酯类形式存在的脂肪酸甘油酯,也包括游离的脂肪酸。这里的脂肪酸的碳链为长链脂肪酸,当脂肪酸的碳链为12-18时,其就是生物的基本成分。因此,06年后我国投资生产生物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但是生物与石化相比,在性能和性价比方面难以与石化抗衡,除了勉强用于船用外,作为燃料很难在更多领域应用。因此,大量的生物企业面临转型的困境。
但是生物已经应用到了调和的领域提供现有石化的不环保性等各项指标,并且国家也制定出台了B5生物油的国家标准。所以前景很好,只加大推广力度。
由于脂肪酸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环氧脂肪酸,而后者在增塑剂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有效地推广,成为可在某种程度上替代邻二盐增塑剂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的增塑剂,生物企业纷纷转型为增塑剂企业。用植物类资源生产的生物,其碳链不饱和程度大,适合生产增塑剂;动物类油脂,由于饱和程度高,则不适合生产增塑剂。
国际上,欧盟和美国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致力替代石油能源的生物工业的发展,由于欧盟和美国对生物工业实行政府补贴,其生物生产的原料直接采用菜籽油等食用油脂。但是我国生产脂肪酸(生物)的原料主要是油脂工业的下脚料以及餐饮业的可再生资源。我国也有用油脂和油料作物生产生物的研究,目前处于概念阶段,尚无工业化生产。 [1]
简介
全世界脂肪醇的57%是由脂肪酸生产的,43%由脂肪酸生产。脂肪醇经乙氧基化生产醇醚(AE)、AE经磺化 中和生产醇醚酸盐(AES)。也可将脂肪醇经磺化、中和生产伯烷基酸盐(PAS)。因此,脂肪酸是MES、AE、AES和PAS等SAA的原料和中间体。油脂、脂肪醇、脂肪酸等原料的供应决定了上述生产SAA的效率。
脂肪酸按照碳链的饱和程度可分为含有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不含双键、三键的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主要用途是前述表面活性剂的生产。不饱和脂肪酸出来可用于前述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外,还可以用于生产环氧脂肪酸。后者是一种重要的增塑剂,广泛用于聚氯等树脂的增塑,可部分代替邻二盐类增塑剂。
这里的脂肪酸,其脂肪酸的碳链一般在12-22之间,主要是12-18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侧链,碳链上也可以有羟基等其他基团。脂肪酸是油脂用酯交换的产物,也可以是来自油脂的脂肪酸用的酯化产物。这里的油脂可以是动物性油脂,比如猪油、牛油,也可以是植物性油脂,比如大豆油、棕榈油、椰子油、蓖麻油等。 美国宝洁(P&G)化工马来西亚工厂生产高碳链脂肪酸CE-1875A,低碳链CE-810等。
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正威胁着人类的生活。
矿物能源应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 ,其资源也在日
益耗尽 ;矿物能源的无节制使用 ,引起了日益严重的
环境问题 ,如导致**气温变暖、损害臭氧层、破坏
生态圈碳平衡、释放有害物质、引起酸雨等自然灾
害。